電控與工業通訊聯網暨大數據AI應用單元系列【全數位
◆ 雲端自學課程,隨時開課!學習不間斷!
電控與工業通訊聯網暨大數據AI應用單元系列【全數位課程】- 在機械製造業從事機電一體化設備的設計、製造、調試、維護及計算機控制系統應用等方面。

課程總覽
智慧機械
課程代號:2323030059
確定開班
電控與工業通訊聯網暨大數據AI應用單元系列【全數位課程】
電控與控制基礎及工業通訊與機聯網
1.課程內容以「機電整合控制與機電一體化」為核心,結合基礎設施即服務(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s, IaaS)、平台即服務(Platform as a Service, PaaS)、軟體即服務(Software as a Services, SaaS)於智慧工廠機電整合控制實務應用。
2.學習工業通訊與工業物聯網以進行機械設備聯網數位化,學習電機與機械控制以進行工具機與機器人等機械設備之機電一體化建模模擬與數位優化,學習數位分身結合AI技術進行智慧機械與智慧製造之數位轉型服務應用。
3.可串接智慧機械領域於機電整合基礎工程、機電整合及智慧控制應用實務模組之技術性課程,亦可適用於機電專案經理、機電整合產品管理師、機電產品經理、智慧製造產品經理、智慧工廠高階主管,通盤性掌握智慧工廠新型態產線管理與控制以適應新型態供應鏈。
智慧製造趨勢與工業大數據AI應用
1.全球政治情勢的兩極化、疫情的衝擊、氣候的變遷,三大因素促成智慧製造向前跨出進一步的演變。
2.AI在製造業的不同領域、面向、工序、節點都在不斷的深入與進步,也都取得很好的成績,如配方研發、生產排程、視覺檢驗AOI、設備預兆診斷等,但工廠又該如何看待AI這個工具? 該找誰來學? 該使用那些工具? 可以應用在哪裡? 可以產生哪些效益? 又該如何投入資源才不會落後經爭者? 這種種的疑問,都可以在這個課程找到初步的答案。
課程型態/ 雲端自學
時 數/ 8.5 小時
起迄日期/ 可依照公告內容期限觀看
聯絡資訊/ 陳文幸 04-25672316
-----------------------------------------
◆ 雲端自學課程,隨時開課!學習不間斷!
◆ 雲端自學課程,隨時開課!學習不間斷!
◆ 【機電整合技術與人機系列設計學程】歡迎~系列/單元報名,自由配!
數位課程單元 |
時數 |
8.5小時 |
|
3小時 |
|
3小時 |
|
2.5小時 |
|
2.5小時 |
【課程簡介】
在機械製造業從事機電一體化設備的設計、製造、調試、維護及計算機控制系統應用等方面。
後疫情時代0接觸、0距離、遠距協作成為成為必備能力與新的創新及商業契機;生產基地快速遷移與重組,製造總部集中控制與產能調配催生工控新型態;人口老化勞動力短缺趨勢已不可逆轉、少量多樣生產成為常態,設計、製造、生產管理效率需要大幅提升工業。4.0大量導入數位化與自動化技術,以機電整合技術基礎,將機械和微電子緊密整合進行機器智慧型化,並基於機械工程與工廠自動化控制進行機電一體化(Mechatronics),於智慧工廠與智慧製造結合機械、電工電子、微電子、訊息技術、感測器、物聯網、大數據、AI等多種技術融合,將現場機器設備與製造過程等數據進行邊緣或雲控制服務,進而實現即時診斷維護和預測分析。
工研院產業學院重視人員為因應智慧機械推動,在面臨技術領先國以品牌優勢展開平價化競爭,製造大國量產中低階產品殺價搶單下, 我國急需推動產業智慧製造,導入AI與5G新科技,透過系統智慧化與應用雲端化打造臺灣成為亞洲高階製造中心。本課程將從「工業通訊與機聯網基礎、電機控制實務等切入」的設計思考出發,介紹,以系統化與實務化精進精密機械與精密製造的機電整合控制技術,未來可將整廠設備整合,甚至遠端搖控設備,期能達到無人化、工廠關燈的智慧化工廠、解構不同層級的機電整合智慧控制!
【課程目標】
◆ 課程內容以「機電整合控制與機電一體化」為核心,結合基礎設施即服務(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s, IaaS)、平台即服務(Platform as a Service, PaaS)、軟體即服務(Software as a Services, SaaS)於智慧工廠機電整合控制實務應用。
◆ 學習工業通訊與工業物聯網以進行機械設備聯網數位化,學習電機與機械控制以進行工具機與機器人等機械設備之機電一體化建模模擬與數位優化,學習數位分身結合AI技術進行智慧機械與智慧製造之數位轉型服務應用。
◆ 可串接智慧機械領域於機電整合基礎工程、機電整合及智慧控制應用實務模組之技術性課程,亦可適用於機電專案經理、機電整合產品管理師、機電產品經理、智慧製造產品經理、智慧工廠高階主管,通盤性掌握智慧工廠新型態產線管理與控制以適應新型態供應鏈。
【課程單元/課程綱要】
【機電整合技術與人機系統設計學程】
數位課程單元 |
課程綱要 |
學習內容 |
【單元一】 (3小時) |
第一章:電控基礎 |
1-1 工具機進給電控系統簡介 1-3 純電動車電控系統簡介 1-4 馬達驅動系統基礎 |
第二章:控制基礎 |
2-1 控制簡介 2-2 數位控制 2-3 類比數位轉換 2-4 感測器 |
|
第三章:運動控制應用 |
3-1 運動控制原理與應用 |
|
第四章:伺服控制應用 |
4-1 伺服控制與伺服驅動器 4-2 機器人伺服控制 4-3 機器視覺伺服控制 |
數位課程單元 |
課程綱要 |
學習內容 |
【單元二】 (3小時) |
第一章:控制器工業通訊協定 |
1-1 工業通訊簡介 1-2 控制器常用通訊協定 |
第二章:工具機機聯網 |
2-1 常用工具機聯網方法 2-2 商用控制器聯網方法 2-3 工具機聯網應用案例 2-4 工具機標準通訊協定 |
|
第三章:數據與感測器 |
3-1 智慧機械數據應用 3-2 智慧機械資料蒐集 3-3 感測器數據 3-4 資料流與資料處理 |
|
第四章:智慧工廠工通訊與機聯網應用 |
4-1 工廠工業通訊 4-2 智慧工廠物聯網 4-3 智慧工廠無線通訊 4-4 無人工廠與無憂工廠 |
【講師簡介】 李博士
- 學歷:國立中央大學 機械所 博士
- 經歷:工研院 智慧機械科技中心 研發經理、工研院 機械所 工程師
- 專長:工具機開發、機電整合、PLC控制器設計
【課程建議對象】
◆ 工業智慧物聯網技術、機電整合控制與機電一體化研發從業人士。
◆ 具工業4.0自動化、智慧化或無人化產線導入需求之工程師、主管。
◆ 智慧無人化產線相關專業人士,如:產品工程師、品保、行銷企劃、法務、經營管理。
【課程簡介】
全球政治情勢的兩極化、疫情的衝擊、氣候的變遷,三大因素促成智慧製造向前跨出進一步的演變。
課程中希望學員能學習國際上成功與失敗的智慧製造案例,反思自己對智慧工廠的關鍵需求與定義,如何透過合適的導入策略與方法,利用現有成熟的關鍵技術與系統整合,為公司擘畫一個人性化智慧工廠的樣貌,讓台灣的企業主有機會找到自已一條獨特的轉型之路。
AI已經成為產業的顯學,也在各行各業展現出極佳的效益。
AI在製造業的不同領域、面向、工序、節點都在不斷的深入與進步,也都取得很好的成績,如配方研發、生產排程、視覺檢驗AOI、設備預兆診斷等,但工廠又該如何看待AI這個工具? 該找誰來學? 該使用那些工具? 可以應用在哪裡? 可以產生哪些效益? 又該如何投入資源才不會落後經爭者? 這種種的疑問,都可以在這個課程找到初步的答案。
【課程單元/課程綱要】
數位課程單元 |
課程綱要 |
|
【單元三】 智慧製造趨勢與工業大數據AI應用
|
- 智慧製造的趨勢 (約1.25小時) |
◆ 國際上成功與失敗的案例探討 ◆ 智慧製造產業趨勢 ◆ 智慧工廠的多面向定義 ◆ 智慧工廠導入的策略與方法 ◆ 智慧工廠的系統整合趨勢 |
- 工業大數據AI應用 (約1.25小時) |
◆ 哈雷機車的重生之路 ◆ AI為何颳起旋風 ◆ AI應用的方法 ◆ 智慧工廠AI應用的面向與案例 |
【講師簡介】 吳博士
◆ 學歷:台灣交通大學 機械工程研究所 博士
◆ 經歷:工研院機械所 智慧工廠系統整合技術組組長、鐸拉系統整合服務創辦人/總經理、光洋科集團/台灣精材營運長、華新麗華集團/新嘉大光電總經理、華新麗華集團/探微科技公司副總
◆ 專長:智慧工廠規劃設計、智慧工廠系統化輔導、精實管理、廠務系統建廠設計、工廠營運與管理、半導體建廠、自動化設計、能源管理、設備優化、研發管理、專利策略、3D列印技術、雷射應用技術、冷鏈物流供應鏈系統
【課程建議對象】
◆ 具智慧工廠導入需求之工程師、主管。
◆ 智慧製造相關專業人士,如:產品工程師、品保、行銷企劃、法務、經營管理。
◆ 對智慧製造產業發展有興趣者。
◆ 本課程歡迎企業包班上課,請來電洽詢 課程承辦人陳小姐(Joan) 04-25675621。
◆ 企業團報5人以上,請來信課程承辦人yuwan@itri.org.tw ,將為您提供企業團報優惠價。
課程名稱 |
課程原價(含稅)/每人 |
立即報名享優惠價(含稅)/每人 |
【單元一】 電控與控制基礎(約3小時) |
3,000元 |
優惠價2,100元 |
【單元二】 工業通訊與機聯網(約3小時) |
3,000元 |
優惠價2,100元 |
【單元三】 智慧製造趨勢與工業大數據AI應用 (約2.5小時) |
2,500元 |
優惠價1,800元 |
【課程日期】隨時上課(開啟帳密起~90天)
【課程期限】從開啟帳密起,即可進行為期90天的觀看(在90天內學員可無限次數的自主學習)
【課程時數】單元一:電控與控制基礎 約3小時
單元二:工業通訊與機聯網 約3小時
單元三:智慧製造趨勢與工業大數據AI應用 約2.5小時
【上課方式】雲端自學課程
1.本課程將於ITRI College+網站上線,讓報名成功之學員閱覽數位課程影片,屆時將發送上課通知所有報名學員。
2.本網站將依您報名登入的email,發送給您正式上課通知。您可依您登入的帳號、密碼進入本網站內按學習計畫線上上課。
3.上課期間:為期90天之使用期間,90天期間內無限次觀看。
【線上報名】請點選右上角頁面「線上報名」
【課程洽詢】04-25687661 陳小姐/04-25672316 陳小姐
【 E-MAIL 】zoeychen@itri.org.tw
——
【繳費資訊】
(一) ATM轉帳(線上報名):
繳費方式選擇「ATM轉帳」者,系統將給您一組轉帳帳號「銀行代號、轉帳帳號」,但此帳號只提供本課程轉帳使用, 各別學員轉帳請使用不同轉帳帳號!
(二) 信用卡(線上報名):
繳費方式選「信用卡」,直到顯示「您已完成報名手續」為止,才確實完成繳費。
(三) 銀行匯款(限由公司逕行電匯付款):
土地銀行工研院分行,帳號156-005-00002-5(土銀代碼:005),戶名「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四) 計畫代號扣款:
請從產業學院學習網直接登入工研人報名;俾利計畫代號扣款。
※採ATM轉帳或銀行匯款繳費者,請於收據上註明「公司名稱、課程訊息、姓名、聯絡電話」,回傳至上列【E-MAIL】或傳真至產業學院 04-25690361 陳小姐 收
——
【重要提醒\隱私聲明】
1.線上課程同一帳號僅限本人使用,不得將參加課程活動之權利轉讓予任何其他第三人。
2.請線上課程學員遵守工業技術研究院之法律聲明及相關規範,以免觸法。
3.本課程為數位課程,無特定觀看日期,待報名且繳款完成後,由課程承辦人確認收款無誤後,將開通帳號以及提供觀看連結予學員,並享有付費之課程期間內無限次數觀看權限。
4.為確保學員的上課權益,報名後若未收到任何回覆,敬請主動詢問是否完成報名。
5.上課期間學員若因個人因素無法繼續參與課程者,恕不退費。
Q:如何拿到上課帳號/密碼?
A:本梯次學員報名繳費後,請主動聯繫承辦人員,將收到上課帳號及密碼通知信,若無法登入會員,敬請來電告知。請於線上報名時,提供可收件之mail作為後續申請線上課程帳號使用。
-
Q:我的帳號可以給其他人使用嗎?
A:個人帳號限本人使用,同一帳號之閱讀課程權益禁止轉予任何其它第三人使用。任何未經本院同意之轉讓與轉用行為(有償或無償皆同)衍生之爭議,用戶應負完全責任。 若企業教育訓練需求多個帳號使用,可洽本網站客服洽詢企業用戶方案。
-
Q:如果我是海外用戶可以報名嗎?要如何繳費?
A:可以哦,若你的所在地非台灣地區,可使用「信用卡、金融 Visa 卡付費」(Visa、Master、JCB)的方式付款,於任何地區參與課程。另「手機號碼」欄位,請於開頭加上「國際電話區域碼」。
-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使用信用卡付款有刷卡不成功的情況,則很可能是尚未開通「海外線上支付」功能,請聯繫你的信用卡公司協助開通即可。
此外,我們在台灣有接受「ATM 轉帳」的服務,如果您人在國外沒有信用卡的話,也可以請台灣朋友幫您取得「ATM 轉帳帳號」後協助您付款唷!
◆以下注意事項─敬請您的協助,謝謝!
1、本課程為數位課程,待報名且繳款完成,並由課程承辦人確認收款無誤後,將開通帳號以及提供觀看連結予學員,學員將於付費之觀看期間內(即帳號開通後90天內),享無限次數觀看權限。
2、為確保學員的上課權益,報名後若未收到任何回覆,敬請主動詢問是否完成報名。
3、請報名學員遵守數位學習平台之隱私聲明等相關規範。為尊重講師之智慧財產權,請勿錄影、錄音,恕無法提供課程講義電子檔。
4、數位課程同一帳號僅限本人使用,不得將參加課程活動之權利轉讓予他人。
5、退費辦法:
(1) 購買 7 日內且未觀看正式付費單元→ 可退還 100% 全額課程費用
(2) 購買 8-14 日內且未觀看正式付費單元→ 可退還 30% 課程費用
(3) 購買超過 15 日(含)申請 → 恕不退費
-----------
附件
報名截止日:2025/12/26
開課日:2023/03/01結束日:2025/12/26定價: $3,000
時數:3 (小時) 時段:線上學習,不限時間、地點,隨時隨地均可上課
地點:線上 | 線上同步學習 | 線上直播 [看地圖]
報名截止日:2025/12/26
開課日:2023/03/01結束日:2025/12/26定價: $3,000
時數:3 (小時) 時段:線上學習,不限時間、地點,隨時隨地均可上課
地點:線上 | 線上同步學習 | 線上直播 [看地圖]
報名截止日:2025/12/26
開課日:2023/03/01結束日:2025/12/26定價: $2,500
時數:2.5 (小時) 時段:線上學習,不限時間、地點,隨時隨地均可上課
地點:線上 | 線上同步學習 | 線上直播 [看地圖]
產業學院緣起
依據行政院「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下之「國際創新研發基地」與「產業高值化」兩計畫,首重產業科技人才的效能。
‧911216經科字第09103373120號函:經濟部將本院籌設工研院產業學院之工作,列為因應產業結構轉型,提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