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NR及射頻產品測試工程師
本課程將涵蓋5G NR 及無線通訊產品的RF與天線設計要點、產品標準要求....
隨著各國5G基地台與行動裝置電信法規已經制定公告,為大規模的試驗和商業部署奠定了基礎,然而5G NR產業的發展除了有賴於各項新技術及更強大的應用效能,同時也對工程師設計、測試,以及將 5G 裝置應用最佳化帶來了重大挑戰。
5G NR及射頻產品測試工程師
課程型態/ 混成(實體+線上同步)
上課地址/ 工研院產業學院 台北學習中心。實際地點依上課通知為準!
時數/ 18小時
起迄日期/ 2023/04/21~2023/05/21
聯絡資訊/ 黃韻安 02-2370-1111#609
報名截止日/ 2023/04/19
---------------------------------------------------
課程介紹
通訊系統關鍵工程師-系統整合
6小時線上自學+12小時核心課程,系統產品至晶片層級EMC!
隨著各國5G基地台與行動裝置電信法規已經制定公告,為大規模的試驗和商業部署奠定了基礎,然而5G NR產業的發展除了有賴於各項新技術及更強大的應用效能,同時也對工程師設計、測試,以及將 5G 裝置應用最佳化帶來了重大挑戰。
面對5G NR(5G New Radio)新一代無線標準,需要藉助新技術和效能改進,來改善設計和測試方式。除了純5G NR的SA系統外,現階段將以NSA架構採用4G/5G聯合組網,並引入雙連結(Dual Connectivity)技術確保設備能同時使用兩個基地台的無線資源,也促使RF前端設計複雜度以及元件需求向上提升。
本課程將涵蓋5G NR 及無線通訊產品的RF與天線設計要點、產品標準要求與量測技術、雜訊分析偵測技術。同時詳解為了驗證5G NR技術與其他行動通訊系統的效能,本課程也深入介紹利用OTA(Over the Air)方法來測試5G與其他行動通訊元件與裝置,以及採用MIMO概念測試驗證,並簡要說明影響5G與其他行動通訊系統效能的射頻干擾議題,作為後續設計整合進階課程之基礎。透過本課程瞭解無線通訊產品之國際驗證要求,綜觀5G NR及無線通訊產品RF及天線設計面臨的挑戰與解決問題的測試方法,充分掌握射頻及無線通訊產品的法規EMC與RF、以及效能符合性的OTA測試要求,提升5G NR及無線通訊產品之通訊產品的檢測驗證能力,同時經由介紹測試技術與場地要求等實務內容,使學員可快速應用於工作職務提升實務能力,是您不容錯過的一門絕佳課程!
本課程規劃有「線上同步數位學習」形式,讓學員能在所在地進行線上學習,防疫不停學,隨時隨地學習、增進專業能力!
結業與證書
報名全系列課程且出席率達總時數80%以上,將取得由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學院所授予之【5G NR及射頻產品測試工程師】培訓證書。
培訓對象
產品經理、產品認證工程師、產品測試工程師、EMC工程師、RFI工程師、天線設計工程師、系統分析工程師、IC設計工程師、電源完整性工程師、訊號完整性工程師、通訊與IC產業相關工程技術人員或學生...等。
先備知識
基礎電磁學、基礎電子學、基礎電路學、基礎電磁相容概念。
課程大綱
日期 |
課程單元 |
課程大綱 |
時數 |
線上 自學 |
單元1: 5G NR之設計要求與挑戰 |
1、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s of 5G NR Communications Ÿ 5G Phase 1 and evolution toward 6G Ÿ Key Building Blocks for 5G Ÿ Service expansion beyond Release 15 Ÿ NR enhancements beyond Release 15 Ÿ 5G Market Trends and New Radio Applications 2、New Challenges for 5G NR RF & Antenna Design Ÿ Key Manufacturer System Specifications Ÿ Semiconductor Trends in Sub-6 GHz 5G Networks Ÿ Revising Antenna Designs for New Requirements Ÿ Antenna-in-Package (AiP) Technology for 5G NR 3、RF and EMC Test Requirements for 5G NR Ÿ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1)RF Requirements (2)EMC Requirements (3)SAR Test Ÿ Conformance Testing (1)OTA Test (2)Throughput Test |
3 |
單元2: 5G NR效能驗測與射頻干擾RFI分析 |
1、OTA and MIMO Test for 5G NR Ÿ Massive MIMO and Beamforming Ÿ New OTA Test Challenges Ÿ FR1 (Sub-6 GHz) Ÿ FR2 (mmWave) (1)Direct far-field method (2)Indirect far-field method (3)Near-field to far-field transform method 2、RFI Issue on 5G System Performance Ÿ Analysis of Test Case Results Ÿ RFI Issue on 5G System Performance Ÿ EMI/RFI Noise Analysi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Ÿ EMI Analysis of Key Components in Mobile Device Ÿ Application of Noise Budget and Analysis Model for System Integration Design |
3 |
|
核心 課程 |
4/21(五)、4/26(三) 單元3: 5G NR及射頻產品測試要求與實務 |
1、無線通訊產品標準要求及測試技術簡介: Ÿ RF Performance Ÿ SAR (Specific Absorption Rate) Ÿ TRP (Total Radiated Power) Ÿ TIS (Total Isotropic Sensitivity) Ÿ Throughtput Ÿ EMC 2、5G NR及無線通訊產品之射頻干擾(RFI) Ÿ 空中傳輸(OTA)測試 Ÿ MIMO及Beamforming原理與量測 Ÿ 5G通訊系統射頻干擾(RFI)分析及根因分析量測技術 3、5G NR通訊產品OTA測試結果案例說明 4、EMC偵錯技術與應用實務案例分析 |
12 |
※因不可預測之突發因素,主辦單位得保留課程之變更權利。
講師簡介
林 講師
經歷:
1、逢甲大學通訊工程系所 教授(兼積體電路EMC中心主任)
2、台灣電磁產學聯盟傑出講座暨IC-EMC Model SIG 召集人
3、中華民國國家標準(CNS)電子工程委員會委員、資訊通訊委員會委員
4、全國認證基金會TAF實驗室認證評審、驗證機構認證評審員
5、財團法人車輛安全審驗中心(VSCC)EMC技術評審委員
6、Bluetooth SIG 技術評審員
7、怡利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研發部經理
8、財團法人台灣電子檢驗中心(現為商品檢測驗證中心) EMC研究員
9、紐約科技大學(現為紐約大學Tandon工程學院) Weber微波實驗室 研究員
專長:電磁相容、無線與衛星通訊、光纖通訊、電磁波傳播理論、射頻與微波電路設計、無線通訊系統之射頻干擾與應用、晶片電磁相容性設計、週期性超穎材料研究
開課資訊及費用
v 開課日期:
單元1~2 |
為線上自學課程,帳號開啟後,1個月內無限次數學習,各為3小時。 |
單元3 |
112年4月21日、4月26日 ( 五、三 ) ,09:30∼16:30,2天共12小時。 |
v 開課地點:工研院產業學院 台北學習中心。實際地點依上課通知為準!
v 課程聯絡人:(02)2370-1111分機304黃小姐。
v 課程費用:實體及數位同步課程價格一致
方案 |
一般報名(原價) |
早鳥優惠價 開課前10天報名且繳費 |
同公司二人(含)以上 報名優惠價 |
單元三(12hrs) |
8,800元/人 |
8,400元/人 |
8,000元/人 |
全系列優惠價(18hrs) |
13,200元/人 |
12,400元/人 |
11,600元/人 |
注意事項
1、請註明服務機關之完整抬頭,以利開立收據;未註明者,一律開立個人抬頭,恕不接受更換發票之要求。
2、若報名者不克參加者,可指派其他人參加,並於開課前一日通知。
3、如需取消報名,請於開課前三日以書面傳真至主辦單位並電話確認申請退費事宜。逾期將郵寄講義,恕不退費。
4、線上同步數位學習進行方式為課程當天現場同步直播,報名學員可即時數位聽講並提問。
系列課程推薦
類別 |
課程名稱 |
單元 |
時數 |
課程日期 |
系統 測試 |
3 |
數位自學課程 |
||
3 |
||||
12 |
4/21、4/26 (五、三) |
|||
系統 整合 |
12 |
5/03、5/05 (三、五) |
||
12 |
5/17、5/19 (三、五) |
|||
12 |
5/31、6/01 (三、四) |
|||
12 |
5/03、5/05 (三、五) |
|||
12 |
5/17、5/19 (三、五) |
|||
12 |
6/14、6/15 (三、四) |
附件
產業學院緣起
依據行政院「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下之「國際創新研發基地」與「產業高值化」兩計畫,首重產業科技人才的效能。
•911216經科字第09103373120號函:經濟部將本院籌設工研院產業學院之工作,列為因應產業結構轉型,提 ... more